基層要聞
陜煤層氣公司:巧用“加減乘除”法 鍛造發展“硬核”力量
近期,陜煤層氣公司先后參展2023中國國際礦業裝備與技術展覽會、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和陜西煤業2023年環保工作會。幾多亮相背后,是該公司與卓越同行,熟練運用“加減乘除”法,在拓業務、提效能、建機制、激活力上用功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品牌形象 “加”效益
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把企業做大做強?該公司善于抓住制約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勤于做“加法”,將開拓市場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經過十多年的運作發展,公司確立了“煤層氣開發利用、地熱能開發利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地質勘探及災害治理”的四大產業發展的方向,形成適合企業發展格局。該公司堅持“甲方滿意”為目標,深入了解礦方需求,強化技術攻關,為礦方提供優質、高水準、專業化的服務,全力打造特色品牌,擦亮“陜煤層氣”名片。所屬企業新泰能源公司在低濃度瓦斯發電的基礎業務之外,延長煤層氣開發利用產業鏈,拓展通風瓦斯供熱、發電機組維修調試、節能技術服務等新業務,開啟“第二曲線”經濟增長點;銅川分公司創新采用先壓后采技術治理沖擊地壓災害,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彬長礦區;榆林分公司首次將定向鉆探技術應用到陜北侏羅紀煤田頂板疏放水工程,率先解決了礦井巷道快速掘進、回采期間超前探放水等多種難題,井下定向超前探查單孔進尺突破1200米。
創新管理 “減”成本
依靠新技術、新設備的上線應用,制定勞動效率年提升5%以上工作目標,勇于做好“減法”。所屬生態產業公司“陜西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大數據平臺”全面上線運行,匯集信息形成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體系,實現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信息化管理;新泰能源公司,原以調度管理系統為基礎,創新場景模型,運用“互聯網+APP”模式,對其調度指揮系統實施智能化升級改造,將大量傳統的線下重復勞作,搬到了線上運營管理,實現煤層氣排采井場遠程監控、控制,逐步實現井場無人化值守;韓城分公司配置全智能化注漿系統3套,僅1人~3人即可實現24小時連續制漿作業。
“過去我們這兒就像手工作坊,打印一張圖紙最少要5分鐘,一個項目約300張圖紙,還得專人操作。最難的是要把6米多長的圖紙疊成標準尺寸,需要一張張攤在地上用尺子比劃著,仔仔細細地折成一本書的大小,經常有‘高工疊圖’的場面,自從購置了這臺全自動打印機,一張圖紙從打印到疊圖只需15秒,勞動強度一下減少了95%?!碧炀霉炯夹g員小張指著制圖室打印機激動地介紹道。
全員一心 “乘”合力
無論是“加”,還是“減”,都離不開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正是有了全員一心匯聚的合力,他們才能在“硬核”發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該公司根據所屬各單位的特點,從地質勘探、災害治理,到供熱供電、環境監測與生態修復,不斷創新變革,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地熱能全面推廣“取熱不取水”技術,陸續建成小保當、大佛寺、檸條塔、張家峁等4礦6口地熱項目,井深均在3200米以上,井底溫度超100℃,優化建莊礦地熱供暖工程,供暖效能提高30%。在陜煤所屬礦區實施的淺層和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實現了職工宿舍、生產廠房、生活用水等不同供暖形式的全覆蓋。生態修復高標準農田“改造”彬長礦區4464.07畝采空區土地,年可新增糧食產量370噸,“田成方、路成網、宜機化”的現代高標準農田赫然成為了當地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
安全生產 “除”隱患
當一切都開始順利運轉,陜煤層氣公司還要時刻警惕隱患這只“攔路虎”,隨時做好將其“除掉”的準備。
安全生產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每一位煤層氣人來說都不容忽視,他們擦亮“火眼金睛”,緊盯各個流程,不給隱患可乘之機。同時該公司持續深化雙重預防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排查治理隱患1651條、培訓2351人次,不斷強化“素質保安”,抓緊抓實手指口述、定期測評、視頻監控等工作,推動創新措施落實見效,不斷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讓高質量發展沒有后顧之憂。
如今,陜煤層氣公司明確“十四五”“33211”戰略目標,堅持專業化立企,牢固樹立“干一項工程、樹一個品牌、交一方朋友”的理念,把好強企守責安全關、質量關、服務關,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正闊步前行。(夏楠 黃振宇)